首页>水利宣传>网上图书>水利志

七星渠发展史

2010-08-11 00:0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七星渠发展史

 

中宁县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地带,雨水稀少,平均年降雨量只有221毫米,水资源主要依赖黄河。自从两千多年前设置眴卷县起,中宁的先民便兴修水利,建设引黄灌区。当时兴修的干渠名称史无记载。但是,除了七星渠之外未曾见到其他名称。

在两千多年发展过程中,七星渠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由低到高。1976年出版的《宁夏农业地理》记载:“七星渠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开创。”根据西汉设置眴卷县等资料推断,七星渠开凿于汉代不无道理,只是灌区地处偏僻,引黄灌溉在当时属开创阶段,规模较小,史料记载很少。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恢复安定、上郡、北地三郡,“使谒者(河堤谒者,管理水利的官员)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继而激河浚渠为屯田”,浚渠是将淤塞的渠道疏通挖深,而非新开渠道,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代之后的又一个统一强盛的王朝,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全国有灌区250余处,其中灌溉面积千顷以上的灌区有33处,宁夏河套灌区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二十四史中无西夏史,但从《宋史》《金史》《元史》中有关西夏的记载可知,元昊时期不只整修了汉、唐旧渠,而且开有新渠,著名的有两条“昊王渠”,其中一条位于中卫黄河南岸南山台子,群众亦称“金子渠”,就是今天七星渠上段的前身。《金史·夏国传》称西夏“自汉、唐以来,以水利积谷食边兵,兴州有汉、唐二渠,土境虽小,能以富强,地势然也”。

元世祖忽必烈即帝位后,为了巩固北方,继而进攻南宋,需要足够的粮食供应。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以河渠副使的身份,随同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长官张文谦来到宁夏,负责修浚因长期战乱被破坏淤塞的渠道,发展农业。《元史》张文谦、董文用与郭守敬的传记里,最早记载了:“兴州古唐来、汉延两渠及夏、灵、应理、鸣沙四州正渠十,支渠大小共六十八。然大抵汉、唐故迹,文谦为之增治疏浚”。从记载中,我们看到当时对汉延渠、唐徕渠及灵洲、应理、鸣沙等地的10条干渠以及大小支渠68条全部进行修缮、改造,鸣沙州历代为七星渠灌区,其“正渠十”者,七星渠就在其中,宁夏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比前代更加完善。郭守敬提倡从兴修、疏通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实现了由储水到控水的发展,是人工灌溉史上的进步,至今仍是宁夏灌区节制水量的主要办法。

勤劳、智慧的灌区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七星渠口变迁、清水河改道,红柳沟、单阴洞沟、双阴洞沟多次治理等工程都是灌区水利建设史上的创举。

明朝的《宣德宁夏志》,首次出现文字记载:“七星渠,黄河东,自闸至尾长二十二里,支水灌田二百二十三顷八十亩”,当时的清水河是在今中宁先新堡镇肖闸村与黄河南汊汇合,现在的中宁南河公园就是古代清水河与黄河交汇的一段河面。众所周知,清水河水质多碱,不能用于灌溉,所以,七星渠当时的进口没有越过肖闸村,开口应在现在的龙坑沟东(古清水河河道)、新堡镇附近,大致从新堡、宋营、刘庙、减水闸向东蜿蜒,最终汇入黄河南汊河。

明正统四年(1439年),宁夏巡抚督御史金濂言“镇有五渠,资以引溉,今鸣沙州七星、汉伯、石灰三渠久塞,请用夫四万疏浚,溉芜田千三百余顷”(《明史·河渠书六直省水利》)。据《嘉靖宁夏志》记载,卫宁灌区有13条正渠,灌溉面积22.77万亩,其中七星渠长43里,灌溉面积2.1万多亩。驻扎在鸣沙州的庆王府卫队在七星渠灌区采集到的优质枸杞被朝廷列为“国朝岁贡”。宁夏镇的巡抚们为了增加优质枸杞的产量,试图利用清水河的洪泛区。这是一项十分宏伟的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遇到的困难是严峻的。首先是为了保留七星渠灌区,必须让七星渠越过清水河,到柳青渠口以西引水。宁夏当局雄心勃勃,设计了一系列改造工程,在七星渠口上延的同时新建贴渠,让贴渠沿着烟洞山北坡向东延伸,开拓新灌区,然后在清水河出山口的草帽墩北坡挖一条人工河道,把清水河引到今舟塔乡茶房庙一带汇合山洪沟,到泉眼山以东入黄河,这条人工河道现在称为龙坑沟。宁夏当局知道,龙坑沟挡不住清水河较大的河水,但在扩大洪泛区方面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而柳青渠与贴渠的灌溉面积又等于七星渠灌溉面积的两倍,为了增加优质贡果,多用一些工费也能说得过去。宁夏当局不顾庆王府的反对,断然采取行政措施,在当朝太监的支持下,把恩和堡以西的引黄灌区划给中卫,调蔡英任中卫参将,实施洪泛区工程。蔡英自感政绩卓著,把一家人的姓名刻在宁安堡观音堂的大钟上,但是,从后果来看,这一系列工程却造成非常深重的灾难,据《弘治宁夏新志》等处资料记载,七星渠上延了10.5公里,在今舟塔乡形成龙坑沟与贴渠、七星渠、柳青渠并列的局面。每当龙坑沟的清水河洪峰决岸之际,这3条干渠便是清水河的抗洪堤坝,整个宁安地区处于大水大灾、小水小灾的劫难之中。尤其是在正德五年(1510年)庆王府安化王发难之后,朝廷废除了枸杞、红花两项岁贡,宁夏当局又放松了治理灾害工程,屯区军民陷于连年水患之中。

明天启七年(1627年),因进口引水受清水河严重影响,遂将清水河改道,引向西北,越过轿子山流入黄河,《改修七星渠碑记》中记载,在这次改修中,七星渠口上延3里许移至舟塔,这时,七星渠由宁安起经恩和至鸣沙止,全长约70里。

清朝建立后,在恢复战乱后的农民生产中,很重视农田水利,宁夏引黄灌溉较前代有明显的发展和提高,是宁夏水利史上第3次开发高潮。据《大清一统志·宁夏府》记载,宁夏有大小干渠23条,七星渠“在县东南120里,……本朝康熙中重浚,长百余里,溉田5万余亩。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复浚,溉田7.91万亩。”七星渠延长到140里。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宁夏道台钮廷彩因“七星渠口逼近山河,多碱,每遇暴涨,溢入渠口,宁安、威武之地,率皆生成蔓草荒滩,淤泥壅塞。……于草滩下建正闸,逼近河流,改通山河,又畅水流”。同年,钮廷彩主持造红柳沟环洞,建飞槽,引七星渠入白马滩至张恩堡,开垦新田3万余亩,扩大了灌溉面积。清《乾隆中卫县志》载:“七星渠自泉眼山开口东南流”,此时七星渠口在泉眼山东侧,从鹰石嘴下引水。道光年间(1821~1851年),中卫知县郑元吉组织在下游干河子沟上架了木槽,通水到张恩堡一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知县王树楠于“口下鹰石嘴建闭水闸(即正闸)三道,退水闸二道,下流四里许修石闸三座,费帑银二万余金”。此时七星渠口在鹰石嘴以西,泉眼山的北侧。至此,七星渠已达到现代渠道(1972年以前)的规模。

民国七年(1918年),渠绅王祯筹款在鹰石嘴进水闸上游3里许的临河面,修建并列的3孔进水石拱涵洞,长85,各宽3,高2.2,清水河水从涵洞顶上通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七星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渠通过实施兴修过洪建筑物、裁弯取顺、上段延伸、固海与同心扬水扩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水源工程等项目,进行了防洪整治、扩大流量、除险加固、砌护改造、建筑物更新、管理设施改造、植树绿化,渠道的引水输水及抗洪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卫宁河南灌区及宁夏中部干旱带三大扬水灌区的命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七星渠长68千米,灌溉面积8万余亩,流量37立方米/秒。1958年将进水涵洞改为4孔各宽4的排针式明闸,作为引水口,下游300处新建进水闸4孔,退水闸4孔,提高了引水和防洪能力。

1965年,灌溉面积达14.2万亩。随着灌溉面积增长,引水量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1978年,渠口由泉眼山北侧延伸到中卫申滩的羚羊夹渠口,将羚羊夹渠部分渠道并入七星渠,七星渠延长29.5千米,达到87.6千米,进水口水位抬高11.1,流量49立方米/秒。同年,建成高干渠,长33千米,设计流量7立方米/秒。

七星渠处于卫宁平原和中部干旱带的重要节点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灌区物产丰饶,也为中部干旱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七星渠延伸后,泉眼山跌水以上干渠水位抬高11.1,为发展扬黄灌溉创造了条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七星渠通过节水挖潜,向外延伸扩展,提高供水保障能力,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单一的自流灌溉到自流扬水灌溉兼备,从单一农业供水到城镇、人畜、生态供水,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为宁夏最早的大型公益性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固海扬水工程供水。1978年,羚羊寺泵站建成,开创山区扬黄灌溉的先声。1988年,在唐家湖建设大战场泵站。1990年,加高扩整七星渠上段20千米渠堤,为同心扬水扩灌工程增加供水。

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始实施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扶贫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将七星渠、高干渠作为水源工程进行扩整,七星渠设计流量增加至61立方米/秒,高干渠设计流量增加至46立方米/秒,干渠(支干渠)长120.6千米,灌溉面积120.4万亩,先后建成红寺堡、固海扩灌灌区,分别于2003年、2005年全线通水。2008年,七星渠向中部干旱带供水3.60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50.2%,解决了中部干旱带百万亩农田灌溉和50万人、26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孕育了又一个“塞北江南”和“移民新城”,为移民区人民脱贫致富、农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七星渠润泽着卫宁平原和中部干旱带的回汉人民,关系着新老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伟业。在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七星渠管理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水利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科学管理,拓宽服务领域,为灌区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广大水利工作者团结拼搏,求实进取,无私奉献,为七星渠的发展和灌区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水利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先后获得全国调处水事纠纷创建平安边界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先进集体131个(次),先进个人95人(次),2005~2009年连续5年被自治区水利厅评为先进单位。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之际,七星渠管理处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治水新思路,继续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和“以渠为家、团结奋进、创新求实、渠兴我荣、渠衰我耻”的七星渠精神。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建设和谐水利、文明水利、民生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为灌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中部干旱带粮食安全、人饮安全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作者:七星渠管理处  周嘉琳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