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利宣传>网上图书>水利志

郭守敬与唐徕渠

2010-03-03 00:0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郭守敬与唐徕渠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蒙元时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天文学家。

20032月,银川市西门桥头的唐徕渠畔矗立起一尊高大的郭守敬塑像。只见他手执罗盘举目远眺,古铜色的身躯昂首挺立,一袭朴素的长衫将塑像点化得灵动飘逸,栩栩如生。

郭守敬的塑像为何会出现在唐徕渠畔呢?这还得从他脚下这条黄河水流淌了2000多年的古灌渠———唐徕渠说起。

除黄河以外,宁夏绝少较大河流,因此种植灌溉完全仰赖黄河。人们在此地开发利用黄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从秦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文字记载),而一些著名的渠道,历经千年后,至今仍在造福当地,唐徕渠就是其中之一。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又习称“唐渠”),确切建设年代目前还无法考证,但在修订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朔方新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唐徕渠意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民间亦有“汉开唐修”之说———相传唐时对汉代旧渠大加疏浚、延长,并招徕户民垦种,遂易名唐徕渠。

自汉至今,唐徕渠一直是银川平原主要的引黄灌溉渠,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唐徕渠还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一条渠道,担负百万亩农田灌溉和生态补水任务,灌区粮食产量占到了宁夏全区粮食产量的近五分之一。

唐徕渠能够跨越20个世纪依然发挥作用造福于民,郭守敬功不可没。

唐徕渠修浚“第一人”

今天,在位于唐徕渠渠首的唐正闸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块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的碑刻(原立于唐正闸与贴渠口分水的墩台上,建有碑亭及厢房,“文化大革命”时被拆毁,残碑数块收藏于渠首管理处。1986年复制重新立于唐正闸右下角)。在提及关于唐徕渠的修浚情况时,碑文有这样的记载:“元时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举郭守敬,曾加疏导。而闸座犹系木植。”据专家考证,这段记载始见于《元史》,这也是唐徕渠最早的修浚记载。

郭守敬与水利结缘还有一段小故事。郭守敬从小对自然科学就有浓厚的兴趣。稍微长大一些后,他拜当时著名的“邢台学派”代表人物刘秉忠为师,潜心学习数学、地理和水利。郭守敬20岁那年,邢台城北的小河被泥沙淤塞,石桥也被埋没。他运用学到的知识,组织民工勘测地形、制订方案,很快就挖出了石桥,疏浚了河道,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初显才干。中统三年(1262年),中书左丞张文谦向元世祖忽必烈推荐31岁的郭守敬主持水利,称赞他“习知水利,且巧思绝人”。忽必烈很快就召见了郭守敬。

在觐见忽必烈时,郭守敬提出了关于开发华北水利的六项建议。这些建议体现了他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思想,得到忽必烈的称赞,他本人随即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

郭守敬奉旨来宁

至元元年(1264年),曾举荐过郭守敬的张文谦巡察西夏。一方面要整顿地方行政,另一方面也想重兴水利,恢复农业生产,所以他带了擅长水利的郭守敬同行。那时沿着黄河两岸早已修筑了不少水渠,其中今银川一带的唐徕、汉延两渠都是长达几百里的古渠,且分渠纵横,灌溉田地的面积很大,是西北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但由于当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的时候,不知道保护农业生产,兵马到达的地方,水闸水坝都被毁坏,渠道都被填塞了。由于田毁渠淤,人民纷纵纷逃匿于山谷之中,城乡经济衰落。

根据忽必烈的指示,郭守敬全面巡视了西夏的河渠,并将结果绘成示意图报告给了皇帝。在张文谦的支持下,郭守敬当年即着手整顿西夏的河渠,先后治理主干渠12条,全长约2650里,支渠大小68条,并修建了许多闸坝,总受水面积达15000余顷;同时,又对青铜峡以上灌区(今称卫宁灌区)的应里州(今中卫市)渠系进行整治,并新开美利渠一条,灌溉农田约3000余亩。久旱望水,河渠修复工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全力支持。由于军民一起动手,几个月内就疏通了唐徕、汉延、秦家等几条大渠。

由于西夏等州地区传统农业区的水利得到修复,逃亡的饥民纷纷返回故土,加上官府移民屯垦,很快就使得“塞上江南”的面貌得到恢复,成为北方向外输出余粮和安排省外灾民就食的地区。

修完了渠,郭守敬就离开了西夏。西夏之于郭守敬,也许只是其人生履历中不经意的一笔,但郭守敬之于宁夏,其功德却是无量的。

2002年底主体落成的银川唐徕公园依渠而建,渠中水光涟滟,渠畔绿树成阴,繁花点点,扮靓了美丽的凤凰城。

 

(原载于《新消息报》2005524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