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水历史 弘扬水文化 提升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品位 ----宁夏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1 10:32
 传承水历史 弘扬水文化  提升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品位
----宁夏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工程文化建设做法和成效
 
    “河流九曲汇青铜,峭壁凝晖夕阳红。”一句古诗留下了对宁夏青铜峡的赞美。位于宁夏中部的青铜峡,是黄河上游段的最后一个峡口。早在2000多年前宁夏青铜峡引黄灌区就已修成秦渠、汉渠、唐徕渠,与我国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华夏古地最早的三大水利工程。青铜峡灌区作为我国特大型古老灌区之一,黄河水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造就了青铜峡“鱼米之乡”。2004年10月,宁夏青铜峡唐徕闸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两千多年来引黄灌溉历史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和“塞上江南”的田园风光,使这里成为宁夏引黄灌区一道美丽的“微缩景观”。
    宁夏青铜峡唐徕闸被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来,借助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渠首管理处紧紧把握机遇,在自治区水利厅党委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传承水历史,弘扬水文化”为主题,借势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和“两两合并”工程建设,沿唐徕渠进水闸等渠首引水枢纽展开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景区带来了抢抓发展的机遇期,景区积极争取水利生态建设、灌区节水改造、信息化建设、水利生态旅游开发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了基础设施改造步伐和景区资源挖掘,努力提升景区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品位,努力为景区建设与发展培育水利文化增长亮点。
    通过唐徕闸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宁夏各族人民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的历史成就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社会效益等水资源综合效益,成为宁夏水利发展不可多得的可持续利用资源。
    一、宁夏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工程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宁夏唐徕闸大坝水利风景区建设坚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风景区的开发利用与“人水和谐”的理念紧密结合,从历史人文、生态保护、行业特色等方面通盘考虑,依据水利游览观光、水文化主题展示、水文化观摩接待、节水宣传教育、灌区农耕文化展示、水文化与水工程有机融合等为区域功能制订了“六区一体”的规划方案,突出展示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水利特色。规划方案致力于把景区的水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坚持水工程与水文化多元融合的建设理念,使得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在水利行业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为区内独树一帜的具有深厚水文化底蕴和浓郁“塞上江南”特色的一流主题风景区。
   (一)加强水利渠系工程建设。在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管理处根据景区规划、结合资金投入和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以“传承水历史,弘扬水文化”为主题,借势灌区续建配套和青铜峡黄河河西灌区的唐徕渠、西干渠、汉延渠、惠农渠四大古老渠系“两两合并”工程建设,沿唐徕渠进水闸等引水枢纽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汉惠渠进水闸、唐徕渠进水闸、汉惠渠渠道整治等工程更新改造及一号退水闸、三闸、西干渠进水闸、潜坝等工程改造,形成了宁夏引黄灌区青铜峡十大干渠渠首引水枢纽工程。
   (二)重视水利文化建设投入。青铜峡灌区作为我国特大型古老灌区之一,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按照景区规划,古老的灌区水文化景观是风景区建设的重点。唐徕闸大坝水利风景区建设一直致力于水利文化遗迹及灌区农耕文化遗迹的搜集整理,积极建设水文化主景区,大力保护和恢复水文化遗产,修缮恢复了唐代“镇河牛”、清代通智碑、明代石狮、清朝龙王庙、清代大坝营寨、接水厅、百年古柳等水文化遗产;挖掘建设了灌区农耕文化园、水文化长廊、水利展厅、石碾青龙雕塑、黄河水车等;邀请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尽展水文化底蕴,采用图文展板的方式,介绍宁夏引黄灌溉历史及水利发展成就,集声、光、电为一体制成反映宁夏水系及水工程布局的沙盘模型,更加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我区水利发展的辉煌历史、当代风采和美好未来。
   (三)加大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原有会议室、展厅、接待室、停车场、休闲区等进行改造,为接待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2012年完成唐徕闸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并进行汉唐风格的装饰改造;2014年对大坝管理所房屋进行汉唐风格的翻新改造;近三年逐步对唐徕闸上下游4公里渠堤进行道路硬化绿化,打造景区标准化渠堤;修缮了景区的亭台楼阁,使游人徜徉景区之中,欣赏黄河石刻,感受千年水文化的气息。
   (四)加大景区骨干项目建设。以汉惠干渠合并为契机,建成以汉惠干渠进水闸为中心的游览渠道风光、水域休闲等水利综合经营项目;引进社会资金对景区果园进行综合开发,建成了水利休闲产业综合经营项目,增加了景区新的水文化增长点。
   (五)、加强景区水利信息化、标准化建设。2014年,在黄委会及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渠首管理处对唐正闸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通过引进现代化闸门操控设备,改变了旧有的闸门操控、水量调节方式,同时提高唐正闸闸室及周围环境标准化程度,使景区中心水利枢纽唐正闸的水利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古典与现代相辉映,为灌区水利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六)注重开展对外宣传营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景区新景观和新动态,进一步提高景区知名度。积极举办、承接各类大型活动,让“藏在深闺人未识”景区“展姿亮颜”,大坝水利风景区成功承办了近5年宁夏引黄灌区“放水仪式”。积极与青铜峡旅游局协调,整合旅游资源,现景区已与108塔、金沙湾等景点并称为青铜峡旅游七朵金花之一,为广大群众所认知。
  (七)注重水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
    唐徕闸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管理处在风景区建设中,对工程所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文地理以及水利工程自身的功能和任务全面了解核实,放在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论证其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谨慎确定风景区建设的性质和规模,建设中偏重弘扬水文化、传承水历史,做足水文章。
    2、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关系。风景资源无法仿制、不可再生。我处严格制定了水资源保护相关制度,责任科室专门配备了照相、摄像设备,定时定线路开展渠道巡查,发现污染源及时制止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切实保证水质、水体不受污染。并确立在有效保护水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区开发,充分认识风景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潜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开发,量力而行。 
    3、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安全。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与水利工程设施的运行管理密不可分。水利工程的安全受到影响,直接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重视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在工程设施建设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考虑其建筑风格的观赏性,以及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宁夏唐徕闸水利风景区工程文化建设成效
    唐徕闸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水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社会效益紧密联结成一个整体,对于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加快水利经济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景区所展示的这种“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景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适应了人们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现代旅游参与型、娱乐型和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个绿色环保,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经济发展项目。对推动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效益。景区建设对净化空气、保护水源、丰富物种多样性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坝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改善了景区内管理所和周边村庄的环境,景区周边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汉惠干渠合并改造后形成的河心岛已经吸引多种鸟类安家落户,成为风景区一道独特景观。同时,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加大了排污治理,有效控制污水排放,对水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效益。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使我区又多了一个对外开放和宣传宁夏、展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加强区内外的联系和交流,推进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宁夏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了水利发展道路,拓宽了水利融资渠道,培育水利经济的新亮点,扩大水利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于树立水利行业形象,加快水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