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利宣传>专题集锦>2008年专题报道>自治区50大庆

翱翔的理念 不懈的追求(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水利系列报道之八展望篇)

2008-12-02 17:11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翱翔的理念 不懈的追求

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水利系列报道之八展望篇

 

926日,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在这个值得记住的日子里,不曾想,我们小心翼翼的梳理了她的过去,发现:这样一个生动的宁夏,这样一个温情的宁夏,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宁夏。水,梦幻般的为这些鲜活的生命符号注入了活力;水,就像滋润所有生命一样,滋润着塞上大地,滋润着610万回汉各族人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如今,我们站在岁月的滩头,深情回望,全区10377名水利职工可以自豪地说,这激情岁月的每一步前行,我们不曾错过。正是在这样的境界、情怀和智慧的烛照下,古老而底蕴深厚的水利与年轻的自治区一起,朝朝寸进,扶摇万里。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可以认定,21世纪是水的世纪。宁夏特定的区情决定了水利必须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破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水利建设、保护水资源、加强水污染防治,体现了党中央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81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宁夏视察时指出,水是个大问题。82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宁夏首先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跨越式发展目标,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科学治水已成关键,这是新时期赋予水利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坚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谋划水利发展、促进水利工作、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中去,争取用5年时间使全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事业发 展取得重大突破,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北部引黄灌区以节水为中心,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加快现代节水型灌区 建设,进一步完善灌排及防洪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及洪水、湖泊湿地资源化管理与利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与盐荒地改良,实现可 灌、可排、可调。调整用水结构,推进水价改革,加快水权转换,使农业、工业、生态和城乡供用水结构趋于合理,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在中部干旱带 以解决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与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扩展扬黄、封禁治理、集蓄雨洪,建设小绿洲,修复大生态。实施高效节水补灌项目,建设农村人饮安全、城镇、 工业供水工程,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在南部山区以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重心,建设水源涵养和雨洪水集蓄工程,确保城乡饮水安全,建立库坝 池井窖联合调度模式,有效配置,合理调节流域内水资源,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赢。

    2012年,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试点阶段的建设任务,全区耗水总量控制在41.5亿立方米以内;解决1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城乡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引黄灌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补灌面积115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110立方米,银川市、石嘴山市防洪标准分别达到100年与50年一遇,开工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2020年,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任务。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饮水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减灾体系和城乡水环境保护体系,引黄灌区建成现代节水型灌区,生态环境问题大大改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成节水循环型产业基地,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发挥效益。

    到那时,全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基本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人水和谐,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水 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宁夏水利事业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个体存在,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发展的宁夏为水利事业带来 了广阔的环境和醇厚的期待。是朝气洋溢的宁夏成就了水利事业,还将有青春勃发的宁夏成就水利事业的未来。如今,宁夏水利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入新的发 展阶段。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