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利宣传>精神文明>大禹传人

当代人物——吴尚贤

2013-04-20 00:0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吴尚贤男,汉族,1920 年 10 月生,宁夏青铜峡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水利系。新中国成立前,历任甘肃省高台马尾湖水库工程处副处长,甘肃省临泽沙河堡地下水工程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水利局武威黄羊河工程处副处长,宁夏省农林厅水利局河东工程处副处长,甘肃省银川水利分局工程处副处长,宁夏水电局西干渠工程处副处长,自治区水利工程处、设计处副处长,自治区银北排水改土治碱指挥部副指挥,自治区水利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自治区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水利学会会员,全国农田水利学会委员,宁夏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 在 20 世纪后半期,宁夏有这样一位水利专家:哪里有水利工程,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他主持了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第一条新渠的修建;他参与领导了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三大水系的水利规划,提出在南部山区“打水窖、种柠条、修隔坡梯田”的防旱抗旱措施;他找到了根治银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造成小麦黄苗坐苗的办法……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宁夏的水利事业。他淡泊名利、崇尚实干,他坚持真理、不畏权势,他品行高尚,是共产党的一位诤友。大家亲切地喊他“吴老总”,他被誉为“宁夏水利上的活字典”。他,就是已故著名水利专家吴尚贤。
    1920 年农历九月十一日,吴尚贤出生于青铜峡市(原宁朔县)大坝乡一个书香人家。他的童年是在水患和兵灾里度过的,见过黄河洪水和冰凌带给人们的灾难,为此长大后他选择了水利事业。
    1946 年 7 月,吴尚贤从重庆中央大学水利系毕业,在黄委会宁夏工程总队参加工作,任助理工程师,参与宁夏引黄灌区的勘测设计。一年多后,到甘肃省水利局工作主持修建了山丹县川口沙河截引地下水工程和高台县马尾湖水库工程后,又承接了临泽县沙河铺地下水截引工程。
    宁夏解放后,他被任命为河东工程处副处长,参与领导了秦渠上段栽弯扩整工程和第一农场渠的新建。 1952 年春天,吴尚贤调任河西工程处副处长,整治唐徕渠,他主张采用“裁弯取顺”的方法,共完成裁弯 16 处,改建和新建渠道建筑物 55 座,使唐徕渠正闸至银川西门桥 104 公里渠道大为改观,也为宁夏水利部门获得了旧渠改造的成功经验。
    1953 年春,遭遇黄河枯水,各干渠缺水一半,春灌万分紧张。在这紧要关头,吴尚贤被派往西河口。他决定采用捆柴、抛石的方法,向河内延伸引水 ,提高水位;又挑挖夏家四河,增大干渠进水量。他提议干支斗渠一律实行轮灌的方法,使争水纠纷得到了暂时的缓解。1953~1955 年,吴尚贤又主持修建了第二农场渠。
    1958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水利建设重点转向南部山区。吴尚贤参与领导了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三大水系的水利工程规划与施工。此时正是“大跃进”的年代,缺少地质资料,缺少水文资料,甚至连可用的地图都没有。吴尚贤与负责山区水库建设的自治区水电局副局长薛池云一起,住窑洞、吃黄米、喝苦水,一边勘测设计,一边施工。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批开工的 13 座水库,不仅解决了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还为山区水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水利人才。
    1960 年 2 月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后,黄河水位抬高,西干渠应运而生。针对贺兰山山洪洪峰高,历时短,洪水总量不大的特点,他提出采用导、蓄、泄的方法,利用滞洪区来削减洪峰,变猛洪为细流。西干渠施工中,建简易滞洪区 10 多处,开创了宁夏冬季大规模土方施工的先例。
    1964 年“四清”运动中,吴尚贤被免去工程处副处长,成为“内控人员”。7 月 29 日,黄河宁夏段突然发生建国后首次大洪水,唐徕渠东堤决口,河西各大干渠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万分危急。防汛指挥部下令炸开惠农渠张家滩东堤,将渠水引入黄河。可是,担任现场临时负责人的吴尚贤因洪水没有升上最高警戒线,而未执行炸坝的命令,由此保住了青铜峡以下渠口的人民生命财产。洪水过后,吴尚贤因指挥得当,受到了表扬。“文革”一开始,吴尚贤就被列为“牛鬼蛇神”,全家被迁赶回青铜峡大坝老家,接受劳动监督改造。后来被派往中宁县防黄河冰凌险情。因刘家峡水库下闸蓄水失控,冰凌险情日增,吴尚贤提出采取加高堤防和搬迁傍河人家的措施,有效地缩小了淹没造成的损失。从 1971~1973 年 3 年时间里,他被“借”到固原地区,帮助搞水利建设。修建中小型水库 30 多座,发展水浇地 20 多万亩。
    “文革”结束,吴尚贤恢复了职务,他立即给有关领导写了《宁夏水利的当务之急》,提出了宁夏水利急需解决的 7 个问题,并主动请缨,到银北地区改土治碱。经过 3 个多月现场调查,提出防治盐碱危害的意见,得到了自治区的肯定。为此,自治区成立了银北治碱改土工程指挥部,由他担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治碱改土工程。从 1978~1979 年,在银北打井 6000 多眼,建短沟小站排水 200 处,修复电排站 96 座,清淤排水沟 190 多公里,修建滞洪区 7个,根治了银北地区因盐碱而造成的小麦黄苗坐苗现象。
    1979年10月,吴尚贤被任命为自治区水利局副局长、副总工程师。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根治了黄河永宁县东升段的塌岸问题。1982 年 6 月,他主持修纂了《宁夏水利志》,荣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3 年,吴尚贤当选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一当选,便连任三届,整整工作了 15 年。他利用政协工作的便利,积极为宁夏的水利建设奔走、呼号。
    1992 年,他组织有治河经验的离退休水利人员,完成了黄河塌岸防治的课题研究,将黄河宁夏段划分为 5 段,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并在永宁县东升塌岸严重处试用木架负重四面体防护塌岸、挑顺流向取得成功,从而为
防治塌岸找到一种费省效宏、易行可靠的办法。
   山区抗旱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情。1981 年他就提出一户人家打 3 眼水窖,每户存水 100~150 吨,解决五口之家 2~3 年的人畜饮水问题,并得到了自治区支持。十几年来他竭力推广这一方法,已大见成效。他总结出年降水量 500 毫米以下的地方修隔坡梯田效果很好,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推广。
    大柳树工程的开发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已有 40 多年。在这40 多年中,吴尚贤曾多少次陪同多少领导和专家学者考察过大柳树工程,他已经数不清了。他从西北地区干旱、黄河缺水的情况出发,结合黄河整体开发利用来考虑,力主在大柳树建高坝。1995 年,经地矿部组织 11 位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得出结论是大柳树可以利用当地材料建高坝。1998 年 4 月,就在宁夏政协换届、吴尚贤即将离任的前一个月,他还将自治区政协中心学习组成员带到大柳树、沙坡头。他希望政协委员们换届之后,不要忘记这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他仍然在盼望大柳树工程能早日动工,以解黄河连年断流之困厄,让古老的黄河造福于西北人民。
    吴尚贤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于 2001 年 3 月 2 日病逝。但他的治水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宁夏水利界所承认、继承,并有所发展与创新。他锲而不舍的治水精神依然在为宁夏的水利事业奉献着……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