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利宣传>精神文明>大禹传人

历史人物——刁 雍

2013-04-20 00:00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刁 雍 (390~484年),字淑和,渤海饶安(今河北省盐山县西南)人,好尚文典,明敏多智,历任将军、刺史,赐爵东安侯,为北魏名臣名将 , 孝 文 帝 太 和 八 年(484年)冬卒,享年 95 岁。

    据《魏书?刁雍传》记载,刁雍一到薄骨律,就对当地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他看到农夫布野,因官渠乏水,不得广殖,以致兵民人口率皆饥俭,于是上《凿艾山渠表》,夫欲育民丰国,事须大田,此土乏雨,正以引河为用,观旧渠堰,乃是上古所制,非近代也”,又说“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凿以通河,似禹旧迹。其两(按应是西岸)作溉田大渠,广十余步,山南引水入此渠中。计昔为之,高于河水不过一丈,河水激急,沙土漂流,今日此渠高于河水二丈三尺,又河水浸射,往往崩颓,渠溉高悬,水不得上,虽复诸处按旧引水,水亦难求。”接着,他提出改造这条旧渠以利引水的办法:“今艾山北,河中有洲渚,水分为二,西河小狭,水广百四十步。臣今求入来年正月,在河西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处平地开凿新渠,广十五步,深五尺,筑其两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复人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共长一百二十里,大有良田。”刁雍用“四千人,作工四十天”,完成渠道工程,新渠名曰艾山渠。为保证艾山渠口的进水量,又在西河(黄河支岔)上,由东南向西北斜筑拦河坝一道,计“长二百七十步,广十步,高二丈,断绝西河,仍用四千人,作工二十天”,完成拦河工程。由于将西河断绝,使西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艾山渠建成后效益显著,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官课常充,民亦丰赡。”

    由于兴修水利,刁雍到任后第三年就奉诏“运屯谷五十万斛往沃野镇,以供军需”。到任后第五年又上表在青铜峡河“造城储谷,置兵备守”。城筑好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命城名为“刁公城”以表彰刁雍的功绩。薄骨律镇是北魏六镇之一,也是北魏的一个重要产粮地区、殷实富庶。
    刁雍不仅开凿艾山渠、兴河渠之利,使薄骨律镇殷实富庶,而且开创了古代河套地区黄河大规模水运事业。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太武帝拓跋焘下诏,命刁雍将薄骨律镇历年屯垦“积谷五十万斛”一斛就是一石、北魏一石约合今 26.5 千克,五十万斛”合今 13250 吨)运到沃野镇,以供军需之用,并指定由高平(今宁夏原州区)、安定(今甘肃镇原县西南)、统万(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及薄骨律四镇出“牛车五千辆”作为运输工具。从薄骨律镇到沃野镇,行程八百里,由于道多深沙,轻车往来,犹以为难”,若再“载谷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滞陷。谷在河西,转至沃野”,还要越渡黄河,车五乘、运十万斛,百余日及得一返”运 50 万斛谷物,常需三年才能运完。所用耕牛,夫役均过万数,势必“大废生民耕垦之业”。因此,刁雍上表,请改为水运。北魏太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派来工匠,在刁雍指授下,于“牵屯山河水之次”据苏忠深同志考证,在今中宁县舟塔乡黄河南岸),一冬造船 200 艘。于次年 3 月开始黄河水运,将两船并为一舫,一舫需用十人,载谷二千斛,重载顺流而下,五日便抵沃野镇,空船拉纤而上,十日即可返回薄骨律镇”。200艘共用船夫千名(每次可运谷 20 万斛,年运 3 次,即达 60 万斛),这和车运相比,大省人力和时间,既不费耕牛,又不荒废农田,可谓“益国利民”。太武帝拓跋焘诏令刁雍水运之法“非但一运,可自永以为式”。此事历史上传为美谈,距今已有 1500 余年,实属宁夏古代运输史上的创举。此后宁夏的黄河水运事业一直沿袭下来,经世不衰,成为上与青海、甘肃,下与内蒙古联结的一条交通大动脉。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