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利服务>水利科普>江河纵览

唐徕渠

2017-06-01 11:21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

 唐徕渠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习称唐渠。唐徕渠之名,最早始见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公元1149至1169年)。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并招来民众垦殖,遂名唐徕渠。原渠口在黄河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下,现自河西总干渠取水。

 

 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郭守敬“更立闸堰”,疏浚通渠。明正统四年(1439年)、成化六年(1470年)加固闸坝,整修渠道。明隆庆六年(1572年)汪文辉建石正闸、退水闸,此为建石闸之始。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四年(1739年)及四十二年(1777年),大事疏浚重修。民国16年(1927年),进行彻底疏浚。

 

唐徕渠引水长堤 

 

解放前唐徕渠引水渠口


民国时期唐徕渠正闸旧照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扩建正闸。1960年青铜峡水利枢纽截流,结束了无坝引水的历史。正闸以上渠段,形成河西总干渠,原头闸(关边闸)改作汉延渠进水闸,二闸(安宁闸)废除,三闸(汇昌闸)改作惠农渠进水闸。

 后历经裁弯取直、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干渠全长314公里,承担120多万亩农田灌溉及20万亩湖泊湿地补水任务。

解放初的唐徕渠进水闸


50年代唐徕渠进水闸


60年代唐徕渠进水闸


唐徕渠灌区图


 

唐正闸


唐徕渠

 

 

图文来源:宁夏水利博物馆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反馈已发送!

* 您对本网站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反馈